个人设计师专区
 
团体会员专区
 
学生会员专区
设计对话  
   
  双年奖获奖设计机构专访——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王晓林
  他的作品欣赏
 
 
 
 
 
 
  王晓林
 

副教授、硕士生导师、视觉传达设计系主任

  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 、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、中国流行色协会会员
 

学术成果

 

《浅析服装品牌视觉风格》刊于《装饰》2003-9

  《王晓林平面设计作品》刊于《装饰》2003-11
  《时装店橱窗空间的营造》刊于《装饰》2004-5
  《标志设计作品》刊于《2004中国标志设计年鉴》一、二卷 2004-10
 

获奖经历

  “江南布衣”品牌形象获99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“庄吉杯”服饰广告展优秀奖
  “sjoywe.爱斯佳薇”品牌标志获“2004国际商标标志设计双年奖”优秀奖
 

“文三教育集团”标志获“2006国际商标标志设计双年奖”优秀奖

 

全球华人大学生平面设计比赛靳埭强设计奖2006 优秀作品指导奖

 
 
 

CCII:首先请先简单介绍一下您在设计道路上的发展历程。


王:我不是科班出身,89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(现中国美院)版画系,平时非常喜欢平面设计,毕业后在一家杂志社任美术编辑,92年进入浙江理工大学(原

浙江丝绸工学院)任教,先后教过素描、色彩、时装绘画、摄影等课程。96年成立装潢设计专业,便真正接触到设计专业的教学活动,同年创办了自己的设计机
构,期间所上的专业课程有字体设计、编排设计、标志设计、VI设计、海报设计、展示设计等。当时杭州的服装行业兴起,快速发展,对品牌设计的需求很迫切,
设计 机构承接了大量服装品牌塑造的项目,杭州大量的服装品牌都有过设计合作。

 

CCII:您是2004年就参加了国际商标标志双年奖,并且获得了不错的成绩,那么这个奖项对您个人的设计生涯有没有什么特殊含义?

 

阮:其实对我的成长,影响我的人很多,身边的每个人都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……真的!

 

CCII:您的作品《四方美术馆标志》曾获得2006年国际标志双年奖文化类金奖,这个奖项对您个人发展有什么特殊含义吗?

 

王:04年的那件获奖作品就是一个少年装的品牌,是一个深度合作的企业,从企业创办初始就一路跟随其成长,从形象策划到款式风格,从图形纹样到商业展示,

全程协助,体会到了设计与商业的真正关系。06年的获奖作品是杭州文三教育集团的形象设计,是个文化机构的项目,也是比较感兴趣的行业。设计作品在专业
的比赛中获奖,对设计师来说是一种肯定,也是一种鞭策。
 

CCII:10月份在CCII杭州巡展的“创意中国 解读当代”的论坛中,您作为特邀嘉宾也做了非常精彩的发言,您对CCII创意城市巡展这个活动是怎样看待的呢?

 

王:非常感谢主办方给我这个发言的机会,在这样的环境下与学生对话,真的很高兴,这样的巡展活动很好,为中国设计师营造一个良性的设计生存与发展空间,

希望通过CCII的平台,能有更多的优秀设计师从后台走向前台,成为中国设计界新一代的新秀人物与领军人物。也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一线设计师关注设计教育,
参与专业教学,将商业设计引入课堂,带来全新的设计理念和市场需求,使我们能够更好地培养高水准的设计人才。

CCII:目前您任职于浙江理工大学视觉传达系,并且从事了多年的设计教育工作,那么您觉得现在中国的设计教育体制有那些需要深入的地方呢?


王:尽管任教多年,但说到教育体制还是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又无法触及的话题,中国的教育体系过于强调背诵记忆、应付考试。应试造成学生每天拼命地读书,

把成绩当作唯一的人生目标,这样的教育模式与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和成功是背道而驰的。应试教育要求学生循规蹈矩地重复旧的知识,不允许有创新的想法。因
为学生"只背不懂",这就扼杀了大部分学生的创造力,把优秀的学生训练成了没有创新、理解,没有个人意识的考试机器。简单地说,急功近利的思想或多或少地
左右着我们的设计教育,学生、家长、学校、社会都是如此。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缺乏,创造性思维不够活跃。
所谓教育体制改革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,在现有的政治体制下想改革,谈何容易。
 

CCII:您从一个导师的角度,希望设计学生在校期间要注意哪些方面的培养和积累呢?

 

王:其实大学四年的时间真的很短暂,要学的要做的东西实在太多,对于有明确人生目标的学生来说,大多会很好地利用这段宝贵的时间。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,

有以下几点期望:
1、目前的设计类学生有相当部分是因为文化课成绩不理想,家长、老师从升学的目的考虑报考设计专业,而非孩子本身有艺术天赋或自己真正热爱艺术、热爱设

计,由于目的的错误,导致学生学习上缺乏兴趣,进而缺乏主动性,毕业后有很大部分学生转行,不再从事设计类工作,因此作为学生,我希望家长和孩子应明

白一个人真正的潜力在哪里,爱好是什么,而不是为一纸文凭,活出自己内在的召唤才是生命的本质。
2、注意发展与人交流和沟通的能力。又意识地培养自己的表达能力,如何领悟客户的设计诉求,如何对客户进行有说服力的论述,都有赖于交流、沟通和表达的
能力。
3、注意基本技能的培养,如手绘造型能力和动手操作技巧等,灵巧的双手将为你的设计创意插上飞翔的翅膀。
4、要有商业头脑,从商业的角度思考设计。设计是商业,是用艺术的手段解决商业的问题,而非艺术,切勿把设计等同于艺术,执著于此。这有时也取决于教
师的理念与能力。
5、多看各种展览,多学习国内外的优秀设计作品,多参加高层次的专业设计大赛,提高自身的审美修养,开阔视野。
 
 
 
  友情链接  
  |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|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| 四川美术学院 | 中国传媒大学 | 浙江大学 | 上海师范大学 |  
  | 中国创意在线 | 创意财富网 | 创意天津 | 天津创业网 | 创网 | 红砖厂 | 国际艺术界 |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网 | 香港创意产业及科技创新委员会 |  
  | 中关村创意产业网 | 上海创意产业中心 | 天津创意产业网 | 重庆创意产业网 | 南京创意产业协会 | 北大新媒体 | 青岛工业设计协会 | 凌奥集团创意园区 |  
           
ccii ©1999-2009 All Rights Reserved lasted :2009.4.2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