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CCII简介 文化理念 专家团队 学术研究 案例展示 新闻动态 CCII服务  
创 意 产 业
创 意 课 程
创 意 名 家
创 意 基 地
创 意 文 摘
创 意 刊 物
产 品 研 发

创 意 奖 项
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 

 

上海发展创意产业的模式与特点

    上海的 创意产业 走过了一条从自发集聚到政府引导的发展之路。从上世纪 90年代起,上海一些从事艺术、设计的创意者们已开始自发地聚集到莫干山路、泰康路、昌平路、福佑路的老厂房和仓库,从事文化创意活动。2004年下半年,上海市经委看到了 创意产业 未来的发展方向,积极寻找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在 创意产业 方面的经验,结合上海特色,在11月份组织成立了“上海 创意产业 中心”,2005年4月,上海首批18家 创意产业 集聚区挂牌,建筑面积总共占地30多万平方米。目前,第二批的集聚区也正在积极筹建中。
    集群化是上海创意产业的一大特点。所谓集群化是指某个特定产业中相互关联的、在地理位置上相对集中的若干企业和机构的集合,具有很强的群体竞争优势和集聚发展的规模效益。位于旧厂区的 创意产业 基地,外部环境宽松、可塑性强,企业运营成本低,产业集聚地具有很强的吸引同类企业入驻的能力。同时,有的基地已初步形成了较完整的产业业态,影响和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。如泰康路艺术街,云集了与视听艺术相关的中外小企业160多家,包括画家工作室、设计室、画廊、文化中心、时装展示中心等,这些企业以创意设计为核心,涉及视觉创意设计各个领域,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。除了这些艺术机构外,餐饮、服务业等商业产业及文化娱乐产业紧随其后,并且带动了旅游、租赁业、房地产业等行业的联动发展。
    上海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还没有完全走完,所以上海发展 创意产业 更重要的是为二、三产服务,紧紧围绕了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,将 创意产业 融入城市文化与城市建设之中。

 

 

申请

参赛通道
院长信箱
联系我们
E MAIL